茶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清康雍乾珐琅彩瓷器的发展与工艺特点
TUhjnbcbe - 2024/6/6 18:27:00

珐琅彩瓷创始于清代康熙三十五年(公元年),雍正时期最为繁盛,至乾隆时逐渐停产。它是以金属胎画珐琅为原型,以珐琅彩料绘于瓷器表面,并进行二次烧制的釉上彩装饰工艺。由于珐琅彩瓷数量稀少,专由皇家烧造,且绘画艺术水平极高,因此弥足珍贵。乾隆以后,釉上彩瓷以“粉彩”装饰为主,因加入化学元素“砷”,烧成后出现凸起、粉润的效果,增加了釉上彩绘画的层次感。

清珐琅彩瓷碗

一、珐琅彩瓷的诞生

清代康熙之前,“珐琅彩”是一种专门用于金属工艺品生产的装饰艺术。做法是将珐琅粉颜料调和后,经涂抹或者绘制在金银器、铜器等的表面,经过焙烧后,形成色彩斑斓的装饰图案。这种工艺早在4世纪就在拜占庭地区出现了,后传到中国,并得以广泛应用。

康熙帝即位初期,他便下诏在紫禁城内的武英殿附近专门设立了生产金属胎珐琅彩的作坊,应皇室的需要,生产各种精美的珐琅器。为了提高珐琅彩生产的整体水平,还多次下诏从广东地区调入大量精于珐琅彩绘画的工匠,甚至是直接召欧洲的珐琅彩画师进宫,一时间金属珐琅彩绘画在宫廷内蓬勃发展起来。

但康熙皇帝并不满足于此,他还督促造办处的珐琅作坊尝试着在瓷器上进行珐琅彩绘画。于是瓷器的釉上彩装饰又增加了一个著名的新品种——珐琅瓷。这种艺术的出现,为后来粉彩艺术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二、珐琅彩瓷的发展

珐琅彩的出现,瓷器釉上彩绘有了质的飞跃。跟五彩相比,这种新兴的陶瓷绘画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珐琅彩绘画本身就受到了西洋写实绘画的影响,注重绘画主体的逼真、形象,也注重画面的光影效果、前后空间关系等。其次,珐琅彩料的颜色更加丰富多样,仅以红色而言,就有大红、深红、紫红、胭脂红、粉红、玫红等。此外,这些瓷釉上的画面并不是画工随意杜撰、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由宫中专门负责绘画事宜的如意馆提供的样稿,因此与宫廷绘画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是最为优美、典雅的,这与雍正皇帝极高的审美修养,以及对珐琅瓷烧造极为重视的态度密不可分。雍正皇帝对瓷器的设计生产表现出了极大的乐趣,不仅要严格审核样稿,对瓷器的造型、尺寸、装饰布局等更是严格把关。在他高标准、严格要求的管理下,中国珐琅瓷艺术,乃至整个陶瓷艺术领域,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清茶梅十二喜图碗

如上图所示,这件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雍正时期的茶梅十二喜图碗,就堪称雍正珐琅彩瓷之典范。这件瓷碗器型饱满圆润,秀美典雅,瓷胎异常洁白,毫无瑕疵。在碗的外壁上,画有12只燕子,在开满茶花与梅花的原野中自由惬意地飞翔、嬉戏。画面中树枝的穿插错综有序,娇嫩的山茶花色彩浓而不艳,梅花的嫩黄色淡雅柔和,12只春燕形态各异,有的栖息在梅梢,有的立在山石上与树上的燕子两两相望,还有的燕子振翅飞翔,沐浴春风。碗的另一侧有诗两句:“几度送风临玉户,逐时传喜上瑶墀。”为当时著名书法家沈度的书法。整个画面构图疏朗有致,笔法精练,色彩明快雅致,是雍正珐琅彩瓷中的佳作。

雍正珐琅彩既继承、完善了康熙珐琅彩的工艺技法,又有所突破。如康熙珐琅彩瓷在创制初期,只能在表面不施釉的“反瓷”上进行绘画,且图案较为单一,而雍正时期的珐琅瓷不仅可以在羊脂玉般细润的釉面上直接进行彩绘,还将当时最为精湛的绘画技艺呈现于瓷器上,可谓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琳琅繁复的粉彩艺术

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直接影响而创制的釉上彩新品种。其彩绘人物衣饰或花朵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玻璃白是一种烧成后明显凸起于瓷釉表面、摸起来凹凸不平、呈粉状质感的白色低温颜料。其画法是:在玻璃白上用毛笔尖蘸上不同颜色的粉彩料进行点染,就能在柔和的粉白色上,出现工笔花鸟画中渲染的效果,色彩由浓而淡,有渐变的层次感。粉彩艺术注重色彩的对比变化,并不注重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跟五彩相比,粉彩的线条更加纤细、柔弱,加之玻璃白那清新淡雅的粉质效果,因此称之为“粉彩”,民间又俗称为“软彩”,与康熙釉上五彩的俗称“硬彩”相对应。

清代粉彩艺术的发展,受到了当时书画艺术的很大影响,也吸收了一些西洋绘画的元素,十分注重对现实景物的描摹,追求绘画物象的逼真形象。如飞鸟颈上的绒毛、游鱼背上的鳞片,都被画得一丝不苟,仿佛风一吹动,这些动物们就会活过来似的。在这个时候,仅仅在纸上、绢上的绘画已经满足不了清朝各代帝王的需求了,作为他们同样十分珍视的瓷器艺术,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个与中国绘画合二为一的融合阶段。

清粉彩桃纹天球瓶

桃子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题材,有长寿、健康的吉祥含义,常被统称为“寿桃”。在瓷器绘画上,桃的艺术形象也经常出现,但像上图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粉彩桃纹天球瓶的画工如此精湛的粉彩作品,却并不常见,实属珍品。这件粉彩桃纹天球瓶胎质细白,造型挺拔端庄,由瓶的足底逐渐蔓延伸展出的一束桃枝,仿佛从桌面上生长出来的一样,慢慢地攀向瓶口,伴随着葱翠的绿叶,仿佛在风中荡漾。枝丫上三三两两簇拥在一起的鲜艳桃子,似乎刚刚成熟,充满了收获的喜悦。桃子和花卉图案部分是先用玻璃白打底,再用颜色逐渐渲染的,是典型的粉彩工艺。绘有果实和花卉的地方,由于被玻璃白托起,微微凸出,所以显得厚重饱满,颜色浓淡有致,很有质感。

从乾隆时期开始,粉彩艺术几乎完全取代了其他釉上彩绘,取得了釉上彩领域的统治地位,并且还与其他瓷器装饰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比如上图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豆青釉地开光粉彩山水纹海棠式尊,就是将粉彩艺术与颜色釉很好地结合的作品。在瓷尊四周的菱形开光里,分别用粉彩绘有4幅极其精致的山水画,是典型的清代青绿山水风格,不难看出,这是受到了清代书画界“四王”绘画风格的影响。此器画面布局紧凑,刻画精细,远山近景的交叠错落有致,配上宁静的豆青釉色,意境深远而又不失精致秀美。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康雍乾珐琅彩瓷器的发展与工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