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大吉
在朱家角的园林里,和锦鲤亲密接触,感受江南文化的温润与雅致;在新天地的商铺里购物,流连于精美的石库门建筑,尽情领略海派文化的美好;在一大会址和一大会址纪念馆前,笑容满面地竖起大拇指,了解上海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1月25日大年初四,意大利歌剧导演马可·卡尼蒂和他的助理弗雷德·桑塔布洛焦,在文汇报记者独家见证下解锁“上海文化”一日游,这也是他俩在上海度过的第一个“中国年”。
七年前,意大利歌剧导演马可·卡尼蒂曾来过上海北外滩排演景观版《茶花女》,当时沪上演艺市场的繁荣、从业人员的专业,都让他印象无比深刻。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告诉记者,“如今再次邀约马可与中国艺术家共创剧目《波西米亚人》的同时,也希望他能有机会深度感知上海的魅力”。
恰逢春节,上海歌剧院特地为马可安排了一系列“乐游”上海的行程,让他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新的认识。
▲马可·卡尼蒂供图
上海和我去过的任何大都市都不一样,这里既有现代的,比如那些庞大的、梦幻的高楼大厦,让我惊喜又震撼;也有历史的,比如江南园林、小桥流水,古镇里的那些文物让我十分着迷;还有很多充满未来感的都市元素——在这座拥有万人口的大都市,我能够看到世界的未来。
行程结束后,马可和助理热烈地拥抱了记者。“等到《波西米亚人》首演的那天,希望你能来上海大剧院,和观众们一起见证这部作品的上演!”
▲马可·卡尼蒂供图
在上海感受中国文化的高贵典雅
“上海这么大的城市,为啥春节期间,和往常相比变得有些空了?”“上海文化”一日游开始了,第一次在沪过年的马可,好奇地向记者提出了这个问题。随行担任翻译、即将在《波西米亚人》中扮演舒奥纳的男中音歌唱家窦乾铭,用意大利语和马可解释道,“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好多朋友都回家过年了”。
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归乡了,上海本地的新春氛围依然是祥和温暖的,更是迎接了包括马可在内的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朱家角古镇,马可畅游了这里的江南花园、庭院。
“这个小镇看起来有点像威尼斯,但它不仅是威尼斯,也有一些罗马和庞贝的感觉,当然还有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审美与高贵典雅的气韵。”
参观和心园时,马可表达了他对明朝美学和艺术的喜爱,“我觉得有些像巴洛克艺术”。
意大利与中国都有着非常古老的文化,这种历史感会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家角古镇是一个神奇而充满哲理的地方,而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能看到最真实、最鲜活,同时从历史深处绵延而来、延续至今的生活场景。
说起参观感受时,马克神采飞扬,思绪像是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前一天去玉佛寺,马可在每一尊佛像前驻足良久。“他的嘴里念念有词,轻声说着一些祝福,他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和尊重。”陪同马可参观玉佛寺的上海歌剧院青年钢琴家胡雨和小号副首席胡牧告诉记者,这位意大利导演入乡随俗,兴致勃勃地把许愿的香包挂在了脖子上,买了中国结和印有生肖的装饰品,也带走了寺庙里的平安符。
想对中国、对上海说一句很有爱的“谢谢”
马可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参观途中,记者看到他用手机反复播放了园林版《牡丹亭》的视频,“昆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让我感到很优雅”;在朱家角古镇,马可和助理买了整整一把牛角梳,还在文具店里带走了一捆宣纸;在一大会址附近的文创专卖店里,他们又对印有海派风格人物形象的冰箱贴爱不释手。
行走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和古镇商铺,马可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用他的话说,这里的工作人员很温柔,执行能力特别强;遇到的市民和服务人员都很热心,在游玩的时候能给他和助理帮助;也不用担心晚上出去会有坏人。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他还想和助理去逛逛浦东美术馆,进一步地享受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
中国人很尊重艺术,尊重每个个体,这就是我在上海所感受到的,大家都有着很好的教养,心怀对艺术的热爱。
马可的手机锁屏壁纸,是紧贴着爱心的中文“谢谢”,简明地表达了他对上海、对中国想说的一切。
来源: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