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说的简洁一点,我们只认可新疆地区产出的和田玉为和田玉,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面对和田玉带来的巨大利润的诱惑,从原先的真正的假货,也就说玻璃制品,外蒙料,卡瓦石等逐渐转向了韩国玉和俄罗斯玉。
韩国玉以价低为主,通常呈现*灰,给人暗淡无光的感觉,而且结构较大,正是由于韩国玉的质地较粗,所以它的颗粒感很强(像之前很流行的金镶玉的佛、观音、十二生肖,大多数是以韩料为主,机器压制而成)。
俄料恰恰相反,俄料色白,有的甚至超越了羊脂玉,再者俄料也有籽料(量少)、山流水(量少)、山料这几种玉质分类,若当作新疆籽料卖的话价格也相差无几,现在市场上顶级的俄料价格要比新疆籽料的价格要高的多,毕竟白度始终是和田玉的特征之最,所以俄料市场在不断的冲击籽料市场。
市场上原先对韩料俄料等的不认可,随着国标重新定义和田玉之后(软玉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命名为和田玉),也就是现在说的广义和田玉,韩料俄料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虽然这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否认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热衷于狭义和田玉的我们只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量,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在万千和田玉中去找出我们喜爱的那一颗属于我们的籽料。
如果说你是一个小白,想接触这一行,给你八个字“多摸多问,少买多看。”为啥这么说,我们来简述一个故事:清末,有一个叫王国维的,他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几位国学大师。这个人曾经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所以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后来溥仪被逐出皇宫,老王为了开导溥仪,请他回来吃饭。师徒两人谈天说地,十分开心,开心到老王把自己的珍藏的宝贝都拿了出来,溥仪过手看了一下,在老王得意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时候,溥仪告诉他几件之中只有一件字画是真的,老王听了顿时就傻了,再想想觉得溥仪是故意奚落自己,这件事让老王很不爽,他觉得我一个国学大师会收藏到假的东西么,好好的一场师徒茶花会就这么结束了。之后老王心里不得劲啊,换做谁谁听了心里都不舒服,咱们这位国学大师就去找人鉴定了,结果和溥仪说的一模一样,老王十分诧异,不过国学大师就是国学大师,一点都不心疼,反而感慨到:我老王研究这么多年,小溥仪一眼就知道真假,啧啧啧,老夫真是佩服啊!后来老王又请溥仪过来吃饭,就问溥仪怎么就看出来了,溥仪说:唉,老王啊,你这些怎么看,都跟我之前家里看的那些感觉不一样。老王听后懂了,这个小皇帝,从畜生就在啥都有皇宫里长大,耳闻目染,古董都不知道被这个小皇帝摔了多少个了,唉,自己还是见识太少了。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溥仪其实并不是专家,但是看的多了,摸得多了,看到这些之后,就能明显感觉到不一样,当你经验够了之后,感觉看的东西有问题之后,那么就更不能下手了,当然最好自己先存疑,再问问人品好的朋友、商家,这样自己又能积累到经验,也不会被坑骗。如果实在想买,可以去一些比较玉石比较集中的地点,长期存在的商家那里,大多数都是很乐意教你如何去辨别的,毕竟这个东西不是一说就能懂的,有些做了十几年和田玉生意的还有小概率被骗,更何况还是小白的你呢?所以一定要多摸多问,多看少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