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信阳12月4日消息(记者汪宁)赏十里茶花,游万亩茶园。11月27日,“决胜”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白沙岭万亩油茶园。
“油茶是个好东西”(央广网记者汪宁摄)
长竹园乡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国家级卫生乡镇,素有中原油茶第一乡的美誉,是大别山深处一颗璀璨的明珠。独特的地理环境,怡人的自然生态,孕育出了洁白高雅、灵秀俏丽的油茶花。每到深秋时节,百花凋零,秋风萧瑟,一朵朵美丽的油茶花,在长竹园广阔的大地上迎风绽放,仿佛在闪耀着永远发光的大别山精神。
长竹园乡白沙岭万亩油茶园(央广网记者汪宁摄)
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望着万亩油茶园,河南商城长竹园乡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焕友一见到记者,就说出了这句顺口溜。他说,靠着这满山油茶树,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的苗圃基地,记者看到,油茶幼苗郁郁葱葱。
河南商城长竹园乡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焕友向记者介绍油茶籽作用。(央广网记者汪宁摄)
“这是我们引进的优良无性系高产油茶品种(长林系列),油茶挂果期由老品种的八到十年缩短为三到五年,亩产由老品种每亩三到五公斤增至二十到六十公斤。”据谢焕友介绍,这种优质品种为商城县乃至整个大别山地区发展油茶提供优良无性系油茶种苗,为推动大别山地区油茶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白沙岭万亩油茶园内的迎风绽放的油茶花(央广网记者汪宁摄)
近几年,商城县利用自身优势优势,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业,帮扶贫困户种植油茶,带领革命老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贫困户胡作成因老伴严资凤患癌症欠下的巨额债务,靠胡作成一个人种田显然无法还清,成了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长竹园乡*委*府和新建村委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找到胡作成,对他家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把村里一千多亩荒山承包给他,也就是这一年,胡作成开始承包荒山种油茶。
长竹园乡白沙岭万亩油茶园摄影作品。(央广网记者汪宁摄)
村里人都说胡作成是个肯吃苦的人,从承办荒山开始,他常年吃住在山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的努力,过去的荒山变成现在的茶山,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山上放羊,原来,这一千多亩茶山,不仅种有油茶,还有几十亩高山茶,去年又买了二十几只山羊,这样,他家不仅实现了脱贫,而且成为当地种植油茶的大户。
如今,老伴病情已基本稳定,儿子大学毕业留郑工作,儿女各自成家,胡作成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在街上盖起了三层楼房,老两口过着子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日子。
截至到年底,商城县新旧油茶林总面积22.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有16万亩。为引导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商城县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专门出台了《商城县关于推进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商城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等*策文件,建立健全油茶产业*策扶持和激励机制,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验收合格的油茶新造林每亩按照元补贴。
商城县油茶不断走向产业化、品牌化。据了解,在推进油茶栽培良种化的进程中,该县选育的“豫油茶1、2号”“长林一3、4、18、27、40号”被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油茶优良品种。
村民在苗圃基地养护幼苗。(央广网记者汪宁摄)
此外,商城还积极探索油茶山林经营机制改革,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油茶种植,同时大力培育油茶加工产业。截至目前,该县有茶油加工企业三家,年加工都在吨以上,产值超亿元。
油茶观光“一园三线”呼之欲出、构建油茶产业发展联合体……白沙岭万亩油茶观光园项目正加快推进,油茶观光体验、油茶文化旅游、油茶科普教育方兴未艾,油茶正成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厚实“羽翼”。
村民在苗圃基地养护幼苗。(央广网记者汪宁摄)
寒来暑往,花开花落。祖祖辈辈种植油茶、热爱油茶的长竹园人,因油茶而脱贫、因油茶而富裕。油茶花,是长竹园的幸运之花,她伴随着长竹园人民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日子;油茶花,是长竹园的致富之花,她帮助长竹园人民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油茶花,是长竹园的希望之花,她带动长竹园人民迈开了全面奔小康的步伐。
一朵花,一颗果,一份收获。正在油茶苗圃基地忙活儿的农家妇女们,边干活儿边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