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镇是昌宁县第一大茶乡,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叶发源地。全镇目前拥有高优生态茶园10万亩,投采面积达亩;有千年古茶树余株,其中,基部径围在50cm以上的古茶树株。全镇人均实现茶叶产业收入1.2万元,茶叶产业已成为支撑温泉镇经济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该镇围绕“个十百千万”的工作重点,即:找准一个思路、抓好十项措施,依托百家茶企,做亮千年古茶,实现人均过万。切实抓好茶叶产业发展这篇文章。
以“古茶名镇、温泉养镇、旅游强镇、商贸活镇”为目标,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区、旅游康养度假小镇和美丽县城后花园,以全县高质量建设“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为契机,主动融入“漭水—田园—温泉”为重点的“古茶走廊”,着力抓好一镇一叶、生态茶园、古茶公园、示范茶所、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重点工作,推进茶产业由单一产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多元化扩张,做精做强优势特色茶产业。
抓好十项措施强基础
一是组建一支茶叶队伍。通过组建茶叶技术服务队,机修机剪队,质量安全监管队,古茶树保护服务队等服务团队,对茶园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销售等进行系统培训和服务,促进全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二是改植一批覆荫树。引导茶农改种覆荫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如樱桃、油茶等树种,在全面改善茶园覆荫效果的同时,逐步提高茶园覆荫树的经济效益。
三是推广一套机械。积极动员和鼓励茶农购买修剪机、割冠机、采茶机等机械,实现茶农达到了户均拥有一套茶叶机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标准化生产。
四是抓牢一个品牌。坚持《昌宁县无公害茶生产综合标准》,落实茶园绿色防控措施,抓好茶叶有机生态无公害品牌建设。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安放杀虫*板,配备农残检测仪,适时进行监管和监测,严把鲜叶质量关。真正打造生物保护、水资源保护、农作物综合管理的有机生态无公害茶叶品牌。
五是抓好一次管理。抓好秋季茶园中耕管理,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茶园中耕管理,通过改善土壤肥力,控制农残危害,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
六是培养一批古茶。合理规划布局,将部分种植年代较长生态茶,采取留养茶树等措施,培植成高大乔木,着力打造生态古茶园。
七是改善一个基础。通过修建园区道路,架设园区灌溉供水设施,修建水池、水窖,实施茶园喷灌工程等措施,加强茶园标准化建设,实现节能降耗,提高茶叶品质。
八是用好一个组织。通过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实行茶叶机械统一推广,茶叶专用肥等统一购销,生产措施统一落实,龙头企业共同支持,提高组织化程度,合作社、茶农、企业互动合作,达到质量安全共同监管,茶农效益共同实现的目的。
九是利用一切资源。科学合理利用茶园中的一切资源,利用老茶叶、枯枝弱枝作为茶树的有机肥料,利用茶花制作茶饼,利用茶籽出售榨油,利用茶园开展林下养殖、利用茶园地埂养蜂等多种形式,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促进茶农增收致富。
十是实施茶文化建设工程。以“千年茶乡”为品牌引领,以茶为媒,建设茶文化体验馆和古茶文化研学中心,加快构建“多点连线、多线成面”的古茶旅游品牌和旅游格局,着力在打造优质红茶生产基地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做足百家茶企大文章
全镇共有茶企个,其中茶叶初制所个,初精合营SC认证制茶企业14个,有“尼诺、树根地、瑞虎、印象小桥、云相、古韵千年红、放蝶人”等多个茶叶品牌。以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为契机,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把温泉茶叶打造成省内乃至国内外知名品牌,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同时,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做实昌宁红茶品牌温泉篇章。
牵住千年古茶牛鼻子
温泉镇共有野生古茶树株,其中基部径围在50cm以上的古茶树株。分布在全镇10个村,其中联席村、新河村数量较多。年,古树茶鲜叶下树万公斤,干茶18万公斤。实现鲜叶价格在60元—元之间,均价80元/公斤左右,干茶均价元/公斤。依托联席上千株古茶树群落,挖掘茶文化魅力,将昌宁古茶文化的精髓、民俗茶风、种植加工的体验、品茗游览融于园中,在联席古树茶品牌的影响下,温泉镇古树茶已成为“千年茶乡”重要名片,得到了顾客和市场的较好评价,为温泉走向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更为温泉茶叶产业发展牵住了牛鼻子。
拓宽万亩茶园致富路
实施标准化茶园建设工程,提升规模化水平。以改土、改形、改路、改机、改种、控药、控肥、节水“五改两控一节”为重点,大力开展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成10个村(社区)茶叶基地10万亩。建成无公害茶园面积5万亩,绿色食品茶园认证亩,有机茶园认证亩;开展国际雨林联盟茶园认证亩,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防护网,实现万亩茶园人均收入过万。(禹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