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油茶基地一角
“当初差点砍来当柴烧,如今却年年能挣钱。”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甘龙村村民范永芬说起她家的油茶林来,满脸堆笑。
甘龙村种植油茶历史久远,和村里的其它老油茶种植户一样,范永芬家祖辈留下的油茶林不少,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老品种产量低、管护成本高,逐渐被市场淘汰。“砍掉可惜,留着又占着土地、不见经济效益。”甘龙村里多亩老油茶成了“野”油茶林,村民守着满坡油茶树却受穷。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尤其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推进,全省农业种植结构的全面调整,油茶成为我省促进农村产业复兴中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 在此产业背景下,全省.1万亩低产油茶林陆续迎来提质改造,甘龙村的老油茶林也随之迎来了新生。
玉屏油茶育苗基地里,一茬茬新苗移植入垄
“县里的专家特地来帮着我们做品种改良,嫁接新品种、调整茶林密度,我们的老茶林这才大变样。”范永芬告诉记者,去年经过科学的低产改造,年底就给她家额外带来了多元的油茶收入,“村里的老油茶林都变身‘摇钱树’咯!”范永芬高兴地说道。低产油茶林重焕生机,全省新造油茶林面积也在逐年增长,我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历史传承、人文底蕴和资源承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度规模发展。截至年,全省油茶种植面积已扩至万亩。核心发展区遍布黔东南州、铜仁市、黔西南州、毕节市的15个县(市、区)。“不仅种植量要上去,更重要的是推广良种良法,种植效益才会最大化。”大连民族学院资源植物研究所教授阮成江说。年,阮成江带领博士团队来到贵州油茶主产地之一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建立起油茶博士工作站,构筑“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山地油茶创新利用中心”等科研平台,通过技术攻关,培育出了适合武陵山区域种植的高产油茶,让玉屏油茶率先实现“良种良法”,为全省油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打下了发展基础。年,省级投入资金万元,新建亩油茶采穗圃,提高新选育品种的穗条供给能力,全面投产后将新增穗条产能约万枝。如今,玉屏已成为西南片区最大的油茶苗木繁育交易中心,仅今年第一季度,就为全省市场提供优质油茶幼苗28万株。 有了种植规模和品质作保障,贵州油茶得以在精深加工、延伸产业、品牌打造上步入转型升级快车道。以提升油茶精深加工水平为重点,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支撑,企业带动为突破,坚持绿色生态,做精做强油茶全产业。成功打造了“贵州油茶”公共品牌,及“三山谷”“梵真坊”“黔金果”等重点品牌。
玉屏油茶育苗基地里,工人正忙着细细嫁接油茶苗
年,全省油茶籽产量5.96万吨,实际生产茶油1.4万吨,油茶产业总产值为10.33亿元。全省从事油茶产业种植和加工的企业66家,专业合作社家。真正实现了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油茶产业正在成为贵州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备的重要产业。
松桃:背靠企业产业壮油茶林中农户笑夏日炎炎,茶山苍翠。地处武陵苗乡深处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边墙村油茶果飘香,绿树成荫。站在村口的高坡上远望,万亩油茶山尽收眼底。
松桃福农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油茶基地里,群众管护忙
近处的一片油茶林内,一个穿着苗服、腰间别着镰刀的村民,在林间忙碌着,身影时隐时现。“他就是你要找的吴云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过现在他家的日子变咯,让他自己细细说说。”松桃福农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鸿鹄指着那身影说道。“家门口打工,一年轻松挣2万块,我家这日子变化大!”一见面,吴云方就打开了话匣。他说,自家能从生计难系,到如今增收过上好日子,全得油茶公司带动,发展油茶产业不仅鼓起了村里人的钱袋子,还让昔日荒山披上了绿。吴云方今年64岁,家里就老伴和儿子3口人。因儿子的一只手曾受过伤干不了重活,一家人的生计全靠老两口操持,一家人能依靠的就那亩把荒坡地。年,福农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着油茶产业来到边墙村,让吴云方一家看到了新希望。在公司的带动下,边墙村的大片荒坡地种上了油茶,开启了特色产业种植之路。福农鑫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或合作社,公司负责油茶种植、管护等费用,农户还可到产业务工,油茶挂果收益按农户3成、合作社(公司)7成分配。而流转土地30年合同到期后,油茶基地的油茶树无偿归农户所有。穷怕了的吴云方听说有此等好事,第一个响应:“有人帮你,你就得听得进去话。就我家这情况,没劳动力,外出务工不成,赖在土地上又活不出样子来,跟着集体干,就是出路。” 吴云方给记者算了算他家的收入账,他家流转0.51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可分红元,自己被公司聘为油茶基地管护员,年基本工资1.2万元,加上基地除草、采购期间的加班收入,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元。
松桃福农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油茶种植基地
说话间,吴云方听见家里人喊,匆匆告别。“准是老伴要我帮忙,看到没有,家门口务工就是好,既挣钱,又能顾家。”既挣钱,又能顾家。作为省林业厅年授予的“第六批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成立于年的松桃福农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在全县种植油茶3万多亩,每年给当地群众带去万元务工收入,年发放农户的茶果分红及劳务费等达余万元,惠及农户近户。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该公司还不断延申深加工产业链,成功打造了“三山谷”和“茶花泉”等全省重点农特品牌,成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中一匹令人瞩目的黑马。
玉屏:油茶苗儿茁壮长产业链条再延长6月24日,雨后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又恢复了夏日的暑热,玉屏油茶育苗基地桐木基地里,工人熟练地奔忙着,作业车间里细细嫁接,大棚内苗床上紧张插苗,育苗垄边有序管护……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紧锣密鼓。“今年开工得要晚些,不过我们请了‘外援’赶工,不会耽搁。”基地负责人杨波告诉记者,受今年来多雨的湿气候影响,基地生产工作延后了不少,嫁接油茶苗的工作直到5月12日才动工。“玉屏是全省三个保障性油茶育苗基地之一,供应全市、全省油茶基地建设,耽搁不得。”杨波告诉记者,为了抢时节,基地特意从江西省宜春市请来了15名油茶嫁接“高手”,帮着赶工。这不,加上30多名本地熟练工人,仅花了9天时间,就把所需的30多万株油茶苗全部嫁接完毕。玉屏油茶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已超过年。年,该县油茶产量居全国县级油茶第二位,获周恩来总理亲题“中国油茶之乡”,享誉在外,是玉屏农业产业“金字招牌”。随着该县油茶产业的不断发展,玉屏油茶已不再只是那个靠量取胜的“大户”,而是逐渐建立起集种植、科研、深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年5月,该县总投资6万元、建设规模亩的油茶育苗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同年,基地被定为全省保障性油茶育苗基地。昭示着该县油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长。
“基地分为道塘、桐木两个点,育苗规模总计能达到万株。”杨波介绍,基地投产后,玉屏迅速晋升西南片区最大的油茶苗木繁育交易中心,服务带动周边万山、江口、沿河等市内区县,以及黔东南、黔西南等地油茶产业发展。今年一季度,基地已对外出售油茶幼苗28万株。“现在管护的这批油茶苗是黔西南州年底要收货的14万株,那边是县内基地定的……”基地工人杨叶一边手里忙活不停,一边和记者搭话,脸上挂着汗水,也挂着满足的笑容。她说,基地效益好,她家的收入就跟着涨,“越忙才越好!”为了提升产业普惠性,该县从油茶产业链条各端发展模式着手,建立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实施育苗基地项目之初,便制定了“公司+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项目不仅直接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就业,还从基地产出的每株苗木提取0.1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提取0.2元作为贫困户分红,联结覆盖全县3个乡镇45个村户人。预计今年分红资金可达万元以上。全县油茶产业链健全的同时,也为全县从业群众提供了越来越可观的收入保障。
做好山地大文章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陈康(铜仁市*协*组书记、主席):贵州耕地资源匮乏,发展产业就是做好山地这篇大文章。油茶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长效产业,其中大有文章可做。目前,铜仁市已发展油茶面积96.24万亩,居全省第一,建设油茶园区12个,培育油茶产品品牌10个。年,投产茶园43万亩,产油茶鲜果7.54万吨,实现产值10.37亿元,带动4万余人稳定脱贫。铜仁选择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是看好它的市场前景,更注重其综合效益高,是一项真正的生态、经济、长效产业。正是因为油茶产业属于长线产业,在在产业发展初期,特别需要良好的发展氛围、完善的配套服务和强有力的*策支持。在这方面,铜仁市一直坚持做好三点:一是着力推动产业要素聚集。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研究制定土地流转法规,为土地规模化流转创造条件,使优质的土地资源与合格的市场主体相结合,为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二是着力加大*策扶持力度。省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涉林资金应加大对油茶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将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抚育管理、农业机具、灾害保险等纳入农业专项补贴范围。同时,结合油茶生产特点,引入*府增信机制,采取*府“风险补偿基金+贷款户”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具有长周期、低利率特点的金融扶贫产品,如“油茶贷”。三是着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整合省内科研力量,在油茶良种选育、早实丰产技术创新、中高端下游产品研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市场品牌创建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制定贵州油茶生产标准,主导油茶行业走向。
农业产业发展要尊重乡村特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被放在了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首位。这不仅因为产业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还在于市场条件下,乡村产业兴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乡村产业发展,既受市场规律的左右,还受乡村环境特性所影响。故而农业产业发展必须尊重乡村特质,产业选择必定要符合乡村环境特质,方能赢得产业的最终成功。贵州多山,山高而峭,境内生态虽因少被人为破坏而得以保持完好,却也由于乌江绵延穿境而过,加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不少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要让绿水青山成为贵州人的金山银山,重点在于如何守好生态底线的同时,又能让绿色转化为财富。而生态油茶,便是贵州完美平衡这一问题的产业选择。近年来,油茶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且油茶抗性强,一次种植、长年受益,管理粗放;加之我省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尤其适合我省山区农民种植。这便符合农业产业发展必须尊重乡村特质的重要条件。结合水土治理、荒坡复绿,油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首选产业。贵州的多贫,也正在因油茶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绿色产业所带来的多绿,而发生着质的改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朱邪安慧芳编辑胡锐编审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