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读者当中,肯定有很多人会喝茶,而一说起茶,很多人都会说起,中国是茶叶之国,并且茶叶是起源于中国的.但是我要说起来中国每年需要从印度进口4.4万吨茶叶,接近2.2亿人民币,很多人应该都惊掉了下巴,中国从印度进口茶叶,这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可是事实就是如此.要说茶叶在国内,确实生产很多,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茶叶混不下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还是得先从茶叶起源说起.
缘起
早在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植茶叶。《史记》记载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得茶而解”。
再后来,唐朝人陆羽写出了一本茶叶的大百科全书,那就是《茶经》。
日本茶自唐朝起传入日本,按照日本本土的改良后,诞生了日本茶道,现在依旧是日本的一大文化输出点。
在欧洲,茶叶最初被当作医治昏迷、虚弱、胃肠疼的药品。后来,茶叶被作为时尚的奢侈品推荐给英国皇室。整个皇宫以饮茶为荣耀,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贵族们也开始纷纷效仿,一时间整个英国上流社会皆以饮茶为荣。
在欧洲,英国人流行下午茶,此时大部分的茶叶都是从中国运输过去的,因为当时中国茶叶的种植,烘炒,品种,都是冠绝中外,无人能及。随着欧洲国家殖民主义的兴起,茶叶也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走到了全世界。
自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我们的国门,至此垄断了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运往欧洲国家的茶叶都是英国人进行操控。
转折
英国人一看,不行哇,每年从中国进口茶叶,瓷器,丝绸,把当时的硬通货币白银都流到中国去了,形成了贸易逆差,英国人感到巨亏本,但是没法子,自己本国的民众又不得不喝茶,所以就想了歪点子。
英国人就假扮购买茶叶的商人,到武夷山那边,打听茶叶的技术上,把种植,采茶,炒茶,保存的这些技术都用本子记录下来。并且还带了两万棵茶叶树种子带到了印度(当时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平原辽阔,再加上没有高昂的关税,距离英国本土更近,印度生产的茶叶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印度茶叶开始机械化种植,而且后续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环节,先后到有了机械化的加持,中国茶叶就更加一败涂地,完全没有了任何优势。
落败
随着二十世纪开始,中国经历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内乱和战争始终都伴随着时间的脚步,中国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谈茶叶的发展了,那时候除了一些高层和达官贵人,普通人根本不会喝茶叶,连年的战乱,最重要的是保住性命,是找到一口饭吃。而印度茶叶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机械化种植茶叶的流程,中国茶叶在这方面已经完全处于颓势,一蹶不振。
势起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的茶叶生产得到了恢复,中国大地也开始绽放茶花,飘起茶香,茶叶行业此时似乎有所恢复。
但是,当时毕竟是计划经济,每年茶叶的生产完全是定量的,只有少部分地区种植茶叶,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就可以了,茶叶出口根本不存在。外国人也不会来中国购买茶叶,所以此时中国茶叶在国内有所恢复,但是国外的根本没有市场。
改革开放后,中国茶企有所恢复,特别是产量方面,回到了世界一流国家的行列。
凭借着庞大的国内市场,中国茶叶的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占据世界第一,比第二名的印度高出近一倍。
但是仅仅是茶叶大国,还谈不上茶叶强国。
中国茶叶和印度茶叶存在两个差别,一个是茶叶的价格,印度工业化生产的茶叶成本低,价格竞争方面有优势。。
第二个是单位面积产出的茶叶。印度茶叶的单产为每公顷17.1吨,而同期的中国只有10.3吨。
同时例举英国的立顿红茶与中国在香港上市的天福茗茶,
英国茶叶巨头立顿,仅红茶一项,年销售额就达28亿美元,高于当年中国茶企总出口额21.75亿美元,外国品牌是何等的强大。
到底中国茶叶缺少哪一点呢?
有研究报告表明,缺少品牌是中国茶叶走向海最难跨过去的坎,也就是没有响当当的牌子。只有对品牌的重视,有议价权与溢价权。
纵观各行各业的龙头,比如可口可乐、贵州茅台,无不是以品牌取胜,现在凭数量取胜,都是靠着名气卖出去的。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茶叶本身的问题,在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其购买的9家中国茶叶品牌的18份茶叶,每份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涉及天福茗茶、峨眉山竹叶青等知名品牌。
更是有个别机构称“中国98%的茶都有农药残留”,一时间把中国茶叶推向了风口浪尖。
欧盟对中国茶叶的进口数量很少,主要原因就是达不到其最低茶叶残留标准,即所谓的技术贸易壁垒。这个农药原因是对于中国茶叶最大的打击。
*府对待茶叶的态度。在印度、越南等国家,*府都设有茶叶局,负责协调、研究茶叶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策。
而单个企业的力量往往很薄弱,更难以从宏观上协调、研究整个茶叶行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茶的宣传力度,现在日本的茶道在世界上很出名,很多国外人就认为最早的茶叶来源于日本。正是这种茶叶文化的输出,让很多人外国人都发生了曲解。
结尾
通过对茶叶的问题的剖析,可以联想到中国的其他行业,服装,食品,电子设备等各个行业都没有在国际上能够说得上话的公司,都需要中国产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打造属于本身的话语权,提升品质是对产品最基本的保障。走出国门之外的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