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凄美的际遇才能惹人怜惜,尤其是爱情,破落的结局也许更彰显爱情的真谛。
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茶花女》初次读小仲马的《茶花女》还是在懵懂无知的学生时代,那时候大概是在村里读小学三、四年级,学校给每个班级配了一个简易书柜,柜子里的书籍都是各个同学去书店或者旧书摊众筹来的。出于对读书始终的抗拒,便选了本看上去薄一点的,书名和作者听起来又奇奇怪怪的这本《茶花女》。那会儿,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读的那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虽通篇字数不到17万,却用了一周的时间。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大抵没有什么印象了,唯一的幻想是对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美貌容颜及奢华无度的生活的好奇,而那种好奇的萌生也只是缘于一颗朦胧的少女心。
如今,以一个成年甚至有点老成的心态再去读完这样一篇故事,着实有了不一样的情味。
年美国电影《茶花女》剧照小仲马的《茶花女》以倒叙和插叙的形式讲述了19世纪初法国巴黎上流社会名妓玛格丽特和青年阿尔芒曲折而凄婉的爱情故事。很多人不清楚的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小仲马本人。小仲马的父亲是法国著名文学家大仲马,但小仲马只是有着无数风流情史的父亲在巴黎做打字员的时候和邻居一名女裁缝所生下的私生子,因此在七岁之前他和母亲被遗弃乡下,是不被大仲马所承认的。可以想象,一个不被父亲承认的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因此受了多少冷眼、嘲讽与诟病。在这样一种生长环境下,小仲马的性格多疑带有些许敏感,自卑又使其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直到7岁时,父亲通过诉讼获得了小仲马的抚养权,但是却始终没能承认其母亲的妻子身份。
年,未通过高中会考的小仲马开始流连于各种社交场所中,次年便结识了混迹于上流社会的名妓玛丽,即《茶花女》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玛丽同小仲马同年出生,15岁时便来到巴黎做裁缝,而后沦落为风月场所的俏佳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母亲有过一样的职业,还是只是因为她的面容姣好、身材秀丽,或者是玛丽遗传的母亲的肺结核病让她的身上多了一种柔婉之美,抑或是因为她酷爱茶花使他独异于那一众交际花之列。无论如何,18岁初相遇时,小仲马便钟情于玛丽,只是那时大概只算作一场单相思。
年美国电影《茶花女》剧照两年后,二人再度相逢,小仲马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玛丽的爱慕之情。可以想象,一个是20岁的热血青年,带着拯救所爱之人于苦海的念头,诚挚地表达着爱的决心;另一个,是20岁的花季少女,几年来过着极度奢侈、荒淫无度的生活,早已不再相信所谓的爱情里的美好梦境,却被眼前青年的赤诚勾起了掩藏在心底的纯纯的爱情。于是,一团爱火熊熊燃烧,两人双双坠入爱河。
就像如今的青年男女一样,爱得浓烈之时为了爱情不管不顾,可是触碰现实之时,一切看起来都是枉然。两人仅仅维持了一年的这种关系,玛丽奢靡的过往已成为一种习惯,即便为了爱情去可以约束自己的物质生活,依然令小仲马债台高筑。再加上,这期间玛丽也周旋于其他追求者之间,小仲马无法忍受,终于写了一封绝交信消失在玛丽的世界。至于,在那一年的时光里,到底有多久是属于彼此的欢愉时刻,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晓。
直到年,同样23岁的小仲马收到了玛丽的死讯,这个消息震惊了他。于是他把自己放逐于巴黎郊外,用一年时间成就了《茶花女》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
意大利罗马歌剧院歌剧《茶花女》很多人说小仲马是专情的,正因为《茶花女》出自于作者本身的经历,读者在读小说后半段玛格丽特的日记时才能感同身受、悲从中来。也有人说小仲马是长情的,他的一生都在为玛丽的死感到悲痛和忏悔。大概源自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无论国内外,在《茶花女》出现之前,“妓女”这个行业无论是低端还是高端都是不被同情的。若把这个故事放到当今,也不过是个狗血的剧情罢了,又能激起多少人的同情?因此真的去探究小仲马对玛丽的爱究竟深浅如何,倒不愿意觉得是有多么长情而浓烈。
如今,再纵览整篇小说,猛然觉得《茶花女》最成功的地方在于玛格丽特的结局是香消玉殒了。试想,这样一个姑娘,如果依旧在风月场合混得风生水起,或者真的从良以后安稳走过一生,那么她曾经拥有的爱情也不会被当作是什么爱情吧。我们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史学家,不去探究作品背后所揭示的社会现实,毕竟七月王朝离我们太过遥远。就爱情来看,这只是花季雨季的第一段美好的爱恋,但是因为一方生命的结束令爱情更显存在时的灿烂、消失后的凄美。但生活中,我们最不需要也最不想要的就是这种凄美。爱而不得,才美好。但若知道不得,谁又会去爱?于爱情而言,温暖、舒适即好。
亚历山大·小仲马(-)读到最后篇章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深感玛格丽特的心痛,却始终不喜欢那份爱情,这大概就是小仲马笔触的魅力。但小仲马的那句对于爱情的描述却像极了自己心里关于爱的设想:
“Whoareyou,tellmehowtolove,andwhoamItellyouhowtolove.是你教会我怎样去爱,而我应该教会你怎样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