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斌柳玉霞编辑,制作:李占一
近5年来,我国林草新品种年度申请量、授权量持续飙升。截至年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受理国内外林草新品种申请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件。其中,年共受理申请件,授权量首次突破件,达件。
获得授权的苹果属新品种‘茶花女’据了解,我国年成立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导小组及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年开始受理国内外林草新品种权申请。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先后公布的8批个属(种)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扩大了林草新品种保护范围,满足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需求。统计显示:年至年,我国林草新品种年度申请量和授权量平稳保持在近两百件。而自年以来,则呈现出持续飙升态势。获得授权的高山杜鹃新品种‘翠湖晓妆’盆栽产品在获得授权的林草植物新品种中,木本观赏植物占据半壁江山,达件,占总量的66.95%。林木和经济林则分别为件和件,占总量的15.80%和14.01%。获得授权的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人和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等12个国家的林草新品种分别为件和件,占授权总量的83.70%和16.30%。获得授权的切花月季新品种‘虎睛石’获得授权的林草新品种属(种)以蔷薇属为主,授权量达件,占授权总量的20.89%,其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林业大学分别有47件、39件、33件和27件。其次是芍药属、杨属、杜鹃花属。其中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分别有52件、48件和43件芍药属新品种获得授权;宁波北仑亿润花卉有限公司、浙江金华市永根杜鹃花培育有限公司(方永根)和浙江万里学院分别有42件、35件和15件杜鹃花属新品种获得授权。获得授权的杜鹃花新品种‘红阳’在常州凤凰公园推广应用效果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站正高级工程师何丽霞领衔的牡丹研究团队,目前已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牡丹新品种多个,其中52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何丽霞说:“申请新品种授权的目的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通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推进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截至年底,全国获得授权的林草新品种数量排序靠前的北京、山东、浙江和云南,分别达件、件、件和件。获得授权量最多的单位是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分别达件、件和件。获得授权的玉兰新品种‘绿星玉兰’为健全林草新品种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加强测试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能力建设,加快测试指南编制。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建立了新品种保护机构体系。该体系除了科技中心和由局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林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植物育种专家、栽培专家、法律专家和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林业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外,还包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国家分子测定实验室,南方分子测定实验室和华北、华东、华南等5个区域分中心,以及昆明(月季、杜鹃),上海(一品红、绣球),杭州(山茶、油茶),菏泽(牡丹),太平(竹),北京(杏)6个测试站的新品种测试体系及21家代理机构。目前,立项编制的测试指南项,完成项,已经发布国标测试指南13项,行标58项,待发布50项。切花月季申请授权品种‘尼尔普洛夫’此外通过建立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转化运用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将筛选的优良林业植物新品种,纳入各级林业科技推广计划进行转化运用,有效促进了林业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培育、保护和转化推广应用。福建省林业和财政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新建花卉苗木生产设施、发展花卉精深加工和花卉采后处理设施项目。对5年以来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选育单位,每个草本花卉品种和木本花卉品种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的重奖。在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的支持下,我国林草新品种的转化推广应用成绩斐然。切花月季申请授权品种‘比乌马’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的中山杉系列新品种,凭借生长快、绿期长、树形美、极耐水湿等优势,在长江、黄河等流域广泛推广应用。浙江金华市永根杜鹃花培育有限公司致力于杜鹃花种质资源保存和品种创新,目前已有47个杜鹃花新品种获得授权,建立了多处研发、生产基地。通过新品种代培、委托管理等模式推广,多方受益。专家现场审查杜鹃花新品种肇庆棕榈谷花园有限公司植物研究所刘信凯说,目前棕榈园林通过与广东、广西等生产者合作,不仅使四季茶花新品种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而且生产者获益颇丰。日前,仅在广东高州,就有近70家花企花农与公司签订许可生产协议。测试中心测试的切花月季新品种下一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研究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可操作实施办法;继续发布保护名录;增加测试机构建设、完善测试机构布局;改进DUS测试方式,推动审查员指导下育种者自测;研究品种分子鉴定技术,建立品种指纹图谱;通过启动全国优良林草植物新品种转化运用试点单位建设,带动示范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