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茶花女美得不可方物,死得不可救药 [复制链接]

1#

这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女主角玛格丽生性特别爱茶花,尤其是白色茶花,每逢外出随声必定携带,每月二十五天是白色,另外五天是红色。

小说讲的是茶花女玛格丽特,爱上了苦苦追求她的小伙子阿尔芒,但他们的爱情遭遇了阿尔芒父亲的阻碍,为了心上人的荣誉和前途,玛格丽特作出了牺牲和退让,阿尔芒却因此误会她重操旧业,本性难移,于是对玛格丽特进行了报复和侮辱,直到她死,真相方才令阿尔芒痛不欲生。

光听这个简介,不知道你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今上演的言情剧里,不乏男女主角相互误会的戏码,女主为了男主的前途忍痛分手,这些狗血情节要追根溯源的话,其实都是小仲马数百年前写不要的东西罢了,又或者说,千百年来,男女感情在本质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女性在恋爱关系里,常常不自觉的处在弱势和被动的地位。

作为第一本被引进国内的西方名著,《茶花女》也很大程度上打开了国人的眼界,引发了大家的争议——要说妓女的故事,实在离普通人远之又远,在过去是下九流的行当,令人不齿,又怎会放在台面上说。这就像作家王小波在杂文里记录的一段轶事,说当时巴黎歌剧院来北京演《茶花女》,有观众就说,“这个茶花女是个妓女,男主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话虽糙,但也说出了老一辈对于这本书的刻板印象。可如今,提起茶花女,大家众口一词,莫不都说这是真爱,是金典。因为抛开那些注定悲剧的身份,每个人都能在这两个活生生的年轻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茶花女的原型取自于小仲马曾爱过的一位名妓,或许这也是他能把握住爱情最微妙之处的原因。

女性的美丽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在玛格丽特身上,你可以看到张爱玲笔下白月光和红玫瑰重叠的身影,她风尘妓女身份,和她内心深处的纯粹,构成了玛格丽特人格上的矛盾,而这也正是她的诱人之处。可美貌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便是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永远有更美丽,更年轻的人代替玛格丽特的位置。

所以美貌,不会成为一个人翻盘的救命稻草,它是那么纤弱而无力,根本承受不了一个人的重量,玛格丽特可以用美貌换取到优渥的物质生活,可以得到无数男人的追逐,但你看她的生活其实写满了被动二字,一旦她想要主动得到些什么,譬如爱情,或者自由,她就会发现美貌不是任何时候都通用。最为可悲的时候,便是她试图远离过去的生活,她变卖一切金银珠宝,想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却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无从逃离,因为她已经丧失了依靠自己双手生活能力。

美貌对于女性而言,其实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殷勤和便利,同时也会收取代价和利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个女孩对于自己的美丽,最好是处在一种不自知的天然状态,而一个女人应该把美貌视作一种如虎添翼的补充而不是他的主体。真正的美丽,应该是一种修养,而不是一种外在的标志。老子说过,苦心劳形以为其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把过多的心思都花在自己的外貌上。那么在失去本心的问时,他也会越来越害怕自己年老色衰。女性只有明白这些。女性只有明白美貌之于自己意味着什么,才能不受到美丽的限制,也不会掉进美貌的陷阱。

我们通常会因为怎样的瞬间爱上一个人?

这个问题,男女是要分开来讨论的。都说女生可能爱上一个为自己付出的人,也就是好女怕缠郎,而男生则不会,因为在恋爱关系里,女生总是比男生更需要安全感。这一点,毫无疑问在玛格丽特的身上得到了验证。

与玛格丽特那些公爵、伯爵称谓的追求者相比,二十四岁的外省青年阿尔芒显然有些不够看,无论是从财力、人品还是外貌。阿尔芒身上有着青年人无法避免的顽劣,这样一个普通人是如何让玛格丽特这样一个阅人无数的妓女动了情呢?他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当玛格丽特因为肺结核我并在床的时候,其他追求者立马换了新的猎物,而将病榻上的她抛诸脑后。唯独树尔芒每天都来打听病情,却不愿留下一张证明身份的名片。这足以说明他的关心不曾想要索取,不曾想要回报。第二,一场饭局上,当玛格丽特因为肺结核咳血,躲进房屋里,其他人继续觥筹交错,不闻不问,唯独阿尔芒追去,并为她留下了眼泪。

太多人接近玛格丽特都是为了从她身上获取好处,或许是她年轻的身体,或许是她富有的钱财,她永远处在一种被利用的状态里,唯独阿尔芒什么也不图,他只希望玛格丽特能爱他哪怕“一点点”。这个女人在足够年轻的时候,已经看透了人间的虚情假意,在面对阿尔芒不知何时会消散的炙热情感,她就像飞蛾扑火一般,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真情的滋味。玛格丽特这种情感,源自于她不曾被真正爱过的人生。

爱情打动每个人的方式和瞬间都不尽相同,但它的到来却带着同样的使命,就是为了弥补你在成长过程中所缺少的那部分经历,为了抚平你的伤口,为了让你变得完整,变得生动,但有时,也让你变的不像自己。

爱情里不为人知的牺牲有必要让对方知道吗?

一个妓女和一个有大好前途的青年谈恋爱,自然少不了社会、家庭方方面面的施压。现实是我们谁都无法否认的,没有一个父亲会愿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妓女回家,就像没有一个母亲愿意让女儿嫁给一个浪子那般。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的结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阿尔芒和他的家族从此蒙羞,意味着阿尔芒前途尽毁,意味着阿尔芒的妹妹将因为嫂子的身份,而失去自己门当户对的婚姻。于是玛格丽特妥协了,牺牲了,她装作自己重操旧业,写了一封信便和阿尔芒断绝了关系。可结果呢,阿尔芒信以为真,因爱生恨,百般羞辱、凌辱她,当着她的面追别的女人,和她发生关系后寄送支票,最终将有苦难言的玛格丽特逼上了绝路。但令人可悲的是,玛格丽特的日记和一系列身后事,都在表明一点,她不想让她的牺牲成为秘密,她要让阿尔芒因为此刻的百般羞辱,到知道真相那天悉数转化为崇高的爱意。

所以说,爱情里就是这样,牺牲者往往感动的是自己,她不会去考虑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否是自己爱人所需要的,她也不会去想,在她牺牲放弃的同时,对方也是一种伤害。当然,平常人也不会有玛格丽特这么极端的情况出现,我们更多时候面临的问题,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如家庭主妇的隐性付出,租房子离谁的公司更近,异地定居在谁的家乡,过年先去谁的父母家里等等。这样的牺牲有必要让对方知道吗,我觉得实在有必要,这不仅能避免人吵架爱翻旧账的毛病,更避免了我们内心生长的委屈和累积的不满,因为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经营的过程就像搭建一所房子,每一块砖瓦都要实实在在,要让彼此看见明白,方才能有力气去遮风挡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