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就要为他赴汤蹈火,倾其所有甚至牺牲自我,但是在为他做这些时,有没有想过对方值不值得你这样为他付出,否则你的爱就会显得很傻,也很容易给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却完全不自知。你的爱既要真诚也要自带锋芒。
最近读法国作家小仲马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其中的玛格丽特和青年阿尔芒的爱情悲剧让人扼腕叹息。当时法国正处于上世纪十九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时代,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这种不同阶层之间至真至纯的爱情注定会走向悲剧的结局。
小说主人公玛格丽特出身贫困,凭借自己的聪明和美貌跻身上流阶层成为一名交际花,为了在这个圈子生存下去,不得不靠卖笑来赢得青年公子和公爵的追逐。青年阿尔芒一次偶然间对玛格丽特一见钟情,当玛格丽特发现阿尔芒是真心爱自己时,便倾其所有欲同阿尔芒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但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来自阿尔芒父亲的阻拦。为了阿尔芒妹妹的幸福及阿尔芒的前途,最终玛格丽特选择放弃自己的爱情。玛格丽特也因为长期的纵欲和来自阿尔芒的精神报复身心俱损,最后在孤独和痛苦中离开人世。得知玛格丽特对自己的至诚真爱时,阿尔芒悔恨当初,但为时已晚,失去的再也无法挽回。
故事中玛格丽特对阿尔芒的爱可以说是纯洁无暇的。在那个社会像玛格丽特这样的卖笑女是不配拥有人们的真感情,只能靠漂亮的外表和年轻的肉身来获取以商品出售的爱情。所以当她遇到阿尔芒的真爱时便极力想抓住这份爱,甚至为了这份爱情愿倾其所有。就如小说中说的:
一个人失去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一旦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
然而她太天真,也太善良,她的爱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显得太傻,在那种拜金且人情冷漠的社会很容易受到伤害。她的爱太真诚却又没有锋芒,最终伤害的却是自己。
小说中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爱虽然也可称其为真爱,但他的爱却没有玛格丽特那样的纯粹、真诚,那样的无私和圣洁。在阿尔芒的眼里,玛格丽特是卖笑女,所以阿尔芒一直怀疑玛格丽特的爱,他不信任玛格丽特能够真正的爱自己。
阿尔芒为什么会对玛格丽特一见钟情,说到底还是钟情于玛格丽特美丽的外表,脱俗的举止以及她在上层人物中的影响。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当时在上层社会有名的交际花,可以大大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还可以是炫耀的资本。
玛格丽特必须要靠公爵的供养才能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这种供养关系只是一种商品的交换,玛格丽特和他们之间不可能有感情,这些是玛格丽特不止一次告诉过阿尔芒的,但是阿尔芒就是不信任玛格丽特。看到玛格丽特和那些公爵在一起,阿尔芒就会无名的恼怒,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爱其实也是一种占有。
所以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爱掺杂着虚荣、占有和多疑。
在玛格丽特决心从良跟随阿尔芒过穷苦的日子时,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可以说是倾其所有的去爱阿尔芒。然而她的爱却受到了来自阿尔芒父亲的阻拦,善良的玛格丽特不得不回到自己厌恶的生活中。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对阿尔芒至高无上的爱。
然而阿尔芒的多疑导致他只看到玛格丽特的表面的生活,看不透玛格丽特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以至于阿尔芒竟做出那么多无情地伤害玛格丽特的举动。玛格丽特深知阿尔芒越是伤害她说明阿尔芒越是在乎她,所以玛格丽特坚信自己被伤害得越深,阿尔芒知道真相时,自己在阿尔芒的心中就会烙下多深的印痕。玛格丽特这种毫无锋芒的傻傻的爱让人心疼,让人落泪,让人哀其不幸,却又怒其不争。
虽然这部小说写的是上世纪中叶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故事,但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恋爱婚姻男女也起到警示作用。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只从一个人的外表来衡量这个人,每个人的出身和经历不同,也就形成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许在刚强和冷漠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善良和柔软的心。
现实的恋爱婚姻家庭中,也不乏有阿尔芒这种人,对另一半误解,不够信任,或是打击报复,最终导致分手,家庭破裂,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就如小说中的玛格丽特,谁都不相信一个在风月场中混迹多年的风尘女子会有真爱,而且她爱得勇敢,爱得真诚,爱的善良,但也爱得卑微,爱得毫无锋芒,爱得不被人理解。
生活中,遇到真爱,追求真爱,无可厚非。对待爱既要真诚也要有锋芒,这样才不会轻易被伤害。另外既然爱,就要信任,不要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做出害人害己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