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培先,一个园林庭院餐厅的弄潮人,痴情于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攀缘的蔷薇花爬满了墙头屋顶,红花绿叶娇嫩欲滴,一株株、一盆盆的树木花草、争奇斗艳、清香扑鼻,生机盎然。

庭院深深,麻石路面,甬道相衔,曲径通幽,亭台楼阁,山石点缀,青苔斑驳的雕花麻石水缸上,有涓涓细流落入。

这是天怡临江鱼馆,长沙第一家以鱼文化为主题的园林餐饮店,年3月开业,仅十个月就收回投资万,创造了当时餐饮业一个奇迹。

当时刚兴起发朋友圈,吃饭前第一件事就是拍照,若是有人先动筷子,必定招来声声斥责,于是,一桌人围着餐桌猛拍菜品,成为餐厅一景。

在没投广告的情况下,靠食客们拍的美食照、园林庭院照,在朋友圈相互转发,天怡一下子就火了,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新晋网红店。

餐饮界有一个魔咒,网红店活不过三年。岁月悠悠已过去九年,天怡仍然食客如云,即使去年有疫情影响,恢复后又是门庭若市,人潮涌动。

是什么原因让天怡火了这些年?一个是顺应消费潮流变化,选择做健康定位的鱼类、且只做淡水鱼,将三十多种淡水鱼荟聚一池,应有尽有。

另一个原因,就是将鱼文化完美融入到园林景观中。进入天怡临江鱼馆,视线首先被那个巨大圆形玻璃鱼缸所吸引,周边环绕的是锦花秀草。

在这花草繁茂的美景中,观赏着大大小小灵动的鱼儿,品尝着健康美食,这样的感受还真是与众不同,怪不得引得人们兴致盎然,接踵而来。

“曲径通幽处,禅院花木深。”这是唐朝大诗人常建留下的千古名句,如果把禅院换成鱼馆,似乎还蛮贴切的,这个园林还真是有这样的意境。

而打造这绝美景色的人就是陈培先,岳阳华容县人,在湖南餐饮业颇负盛名,湖南省烹饪协会理事。

年被评为特级厨师,年荣获注册“中国烹饪大师”称号,是资深的中国烹饪大师、国家一级评委罗继湘先生的得意门生。

他曾荣获全国第五届烹饪大赛银牌、湖南省第四届烹饪大赛金牌,对酒店及餐饮的策划、厨房精细化管理、市场定位有独特见解。

年参与创建湖南天怡大酒店、年又参与创建湖南天怡国际青年酒店,任董事、副总经理。年起先后主导筹备并运营天怡鱼工厂临江店、梅溪湖店等鱼馆,任董事、总经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公司运营期间,他多次被省市电视台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财经栏目也对他进行了专访。从部队炊事班长到中国烹饪大师,从一个普通厨师到现在主管着四家鱼馆,风风雨雨三十多年,陈培先成就了一段传奇。

我与陈培先相识缘起一件小事,有一天,在天怡梅溪湖鱼馆吃饭,这里处处美景,我随手拍了一些照片,以短图文的形式发在了今日头条上。

一篇小文阅读量超十万,并入选长沙今日十大热议。他看到后便要策划部和我联系,夏日的早上,我们相约在临江鱼馆,他一段开场白深深感染了我:

“我这庭院,一月有腊梅、二月有茶花、三月有迎春花,四月有蔷薇、牡丹,五月有月季,六月有三角梅…,是四季有花,四季有果。”

他如数家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随着交淡的深入,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刚毅果断,有奇思妙想,遇事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猛人,让我产生了一定要写写他的冲动。

现在的长沙,园林庭院餐厅越来越火,正是当年天怡临江鱼馆园林餐饮模式的成功,刺激了人们投资热情,精美绝伦的庭院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形成了长沙餐饮界的一股潮流。

弄潮须是弄潮人,陈培先决策开天怡临江鱼馆时,可谓是一波三折。

年,湘江南路仍是一片泥泞,湘府路大桥刚刚动工。陈培先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城市建设中这里不会缺席,一定会有商机,于是签下了现在鱼馆的这块地。

年,民宿开始兴起,陈培先首先想到开一家中高档的民宿,花费了36万元,请一家著名的设计单位,拿出了设计方案,并准备施工。

就在当时,湘江东岸江畔,停靠着许多改建成餐厅的船只,每天前往吃鱼的人络绎不绝,坐在船上吃鱼赏江景,悠闲自得,生意十分的红火。

夕阳西下,晚霞洒满江面,陈培先在岸边散步时,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撤离船只,取缔江上吃鱼。他顿时灵光一闪,食客将来去哪儿吃鱼呢?在江边建一个专门吃鱼的地方不是正好吗?

儿时的陈培先,在洞庭湖畔长大,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捉鱼,或放水抓鱼,或用网、鱼笼、鱼叉等,熟悉各种鱼类,对鱼的品质了如指掌。

他自当兵起二十多年一直从事厨师行当,因为对鱼的喜爱,烹鱼也更是有一番心得,加上多年的餐饮管理经验,开一家鱼馆可谓是万事俱备。

当天晚上,他辗转难眠,天已经蒙蒙亮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建民宿的设计方案,下定决心建一个以鱼为特色的餐馆。

仅仅只是吃鱼的餐馆,当时长沙市有很多家,如何干得和别人不一样,打造自己的特色?陈培先绞尽脑汁,四处寻访,最终发现将园林庭院式的环境和鱼文化主题结合在一起,是一条新路子。

思路已然成型,陈培先卯足了劲,抱着“如果这个鱼馆不成功,我今后不用开餐馆了”的决心,背水一战。他潜心研究园林艺术,倾力打造鱼文化产品,便有了这日后火爆长沙的天怡鱼工厂。

从此之后,陈培先就像是养了一个孩子,一路精心呵护,一草一木,一亭一廊,千方百计,万般宠爱,痴情于这园林建设中,一往无前,并得到了一个“疯子”的雅号,乐在其中。

他不走寻常路,疯狂的点子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并不惜重金去完成,如果说一个神奇点子是一颗星星,而在他这里就是繁星满天。桂花树鱼缸和一条旧渔船的故事,就很有意思。

东江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陈培先在鱼村寻找合作伙伴时,走进了一鱼户家,院中一个巨大的方形玻璃鱼缸吸引了他的目光,如果自己的鱼馆也建一个,肯定会成为一大亮点。

回来后潜心设计,他将方形鱼缸变成了直径10米的圆形,成本虽然提高很多,但按他的说法,圆形玻璃在光线折射下,游动的缸中之鱼,让人看上去显得大很多,极具观赏性。

为解决防晒,他苦思冥想,独辟蹊径,放弃成本低而常见的搭网凉棚,选择在鱼缸的中央,栽一棵大的桂花树,树四季青、少落叶,可以全冠移植,树冠如伞,花开时香气四溢。

他最初的想法,树冠要覆盖鱼池,可当时桂花树风靡一时,价格奇高,符合条件的要四十万,只好花近十万买了棵20多公分粗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树不接触水直接入土。

一经亮相,引起轰动,是当时长沙最大的玻璃鱼缸,桂花树下,近三米长的鲟鱼是上浮下沉,左摇右摆,像一幅走动的水墨画,美轮美奂,成了网红打卡点,纷纷来此赏鱼拍照。一位老人说:我有70多岁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鱼。

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陈培先在湖畔走家串户,疯狂寻找一条旧鱼船,这来自他的奇想,鱼馆要有一鱼船,而且要能在船上吃饭,寻寻觅觅一百多条后,便有了长沙鱼餐饮业第一船。

船长13.8米,宽2.4米,船仓改建成一室一厅带卫生间的包房,船头老式煤油灯高挂,身着红色汉服的小姐姐,信手拨弹古筝,悠扬婉转的音符从指间泄出,回荡在庭院的上空,余音袅袅。

“四季花园,全年常青,月月花开。”是陈培先的追求,他在庭院种植的花,不是长沙传统种植,难度大、成本高。驯化三角梅、嫁接欧月、盆栽牡丹,还有墨西哥多肉老桩是他的得意之作。

三角梅原产地在南美洲,盛产于东南亚,上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开花期长,花大色艳,观赏效果极佳。可是三角梅比较怕冷,最喜在16度以上环境里生长,冬季养护温度不能低于7℃,露养5℃时必须入室,当时在湖南栽种的很少。

陈培先不信邪,想要驯化三角梅,在院子里种植了上百棵,其中有几棵一棵就价值十多万,进入冬季,围着树干用塑料薄膜搭成棚子,就像一个温室。六月满院三角梅盛开,一直到十月都是它的天下,簇簇鲜红,犹如孔雀开屏,灿烂夺目。

牡丹是花中之王,富贵吉祥的象征,被誉为国花。陈培先经过三年的栽种发现,长沙的花期比洛阳牡丹还早半个月,花也开得很好,但最大的问题是四月牡丹盛开时,正值多雨季节,花遇水就谢,甚至花枝折断,失去了观赏价值。

今年,他便把牡丹弄成了盆景,下雨就搬入室内,试种获得成功,明年要大规模盆栽,还准备送VIP客户。牡丹花开时艳丽夺目,“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凭这句诗,历来被称为赞美牡丹第一人。

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来自欧美的品种被称为欧月,花色更丰富,花瓣明显多。这里的欧月是粗壮蔷薇作树干,直立树冠匀称的欧月嫁接成枝,生生被陈培先弄成了小树的模样。

通向停车场的路中央,一排欧月花开正艳,多品种的欧月同时在一棵树上绽放,花瓣层层叠叠,红粉白黄,争奇斗艳,清新淡雅的幽香,弥漫开来,隔着很远都能闻到,沁人心脾。

墨西哥多肉植物是世界闻名,境内多为高原地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全年气温、湿度适宜,加上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是多肉植物的天堂。

陈培先在墨西哥旅游中,看到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的多肉植物,便萌生了在庭院中养殖的想法,多年下来,这里的墨西哥多肉植物成了老桩,花容月貌,仙气飘飘,美得让人窒息。

一个庭院必须要有果树的支撑,陈培先栽种了多株桃树,还有大量的梨树、苹果树等,花开之时,繁花满树,星星点点,便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

早春,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桃花林里一片花的海洋。稍后,簇簇闪光的梨花,酷似那江上的朵朵雪浪。微风吹来,白色苹果花瓣轻轻飘落,好像阵阵花雨。

陈培先还在庭院里栽种了很多的柚子树,与众不同的是,他把嫁接技术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在柚子树上嫁接了甜橙、柑橘、桔子、脐橙等,很难想象的是一棵树最多有8个品种。

园林少不了摆件和老物件,陈培先在外地旅游时,必定请个导游,了解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看到好的东西,就想象能做个什么,鱼化龙鱼缸、九龙茶台和碾盘桌面,就这样而来。

庭院进门处有一对鱼化龙水缸,是他在西北收到,每个水缸由整块的汉白玉雕镂而成,上面雕刻着福禄寿三星和荷花,精美绝伦。

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属于一种龙头鱼身的龙,寓意金榜题名。做鱼餐饮摆鱼化龙,是希望开业以后能够腾飞,果然如愿。

庭院中央亭阁,摆放着一巨大根雕,这是他在深山发现的樟树兜,专家估龄年,请湖南根雕大师刘利民,耗时50天雕刻而成。

上面雕有九龙,腾云驾雾,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当面有二条龙托起一个茶台,据说在此处饮茶,能沾上龙气,遇事可逢凶化吉。

庭院左走廊有三个餐桌,见过驴拉石碾的就知道,这桌面就是1.8米直径的碾盘,多年古董级物件,被他凭空想象做成桌面。

这是他在山东找到的,是湖南第一个碾盘桌,后有不少餐馆跟进。这里最多一天翻台6轮18桌,深受食客的青睐,别有一番风味。

陈培先对园林艺术的执着虽然疯狂,但却拿捏有度,提出之初,大家觉得匪夷所思,可往往在他手里一一实现,让人不得不佩服。

有次,院中碗口粗的枯枝掉下,就像长了眼睛,硬是没砸到树下人和小车,都说是树神、花仙子保佑,回报陈培先对他们的痴情。

虽然这有点戏说,但陈培先对这些树木花草的付出却是真的,尽心竭力。期待陈培先疯出的精彩更多,天怡临江鱼馆的园林更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